mradio-content-banner
2025-10-27
西螺大橋維修補強工程開工 中央地方攜手再現歷史風華

為祈求「西螺大橋維修補強工程」施工順利,持續提升中彰雲地區的交通韌性並保存珍貴歷史資產,彰化縣政府今(27)日上午於西螺大橋彰化端舉行開工祈福典禮,彰化縣長王惠美、雲林縣長張麗善、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傅立祥、多位民意代表及地方仕紳共同出席,象徵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歷史橋梁再造工程,預計於115年12月完工。

西螺大橋於1953年通車,至今已有72年歷史,全長1,939公尺、寬7.3公尺,採31跨華倫式鋼桁架結構,連結彰化溪州鄉與雲林西螺鎮,為中部地區重要交通要道與歷史建築,被譽為昔日「遠東第一大橋」。隨著時間推移,橋體出現鋼構鏽蝕、橋墩裂縫、混凝土剝落、漆面老化與排水系統阻塞等問題,亟需整修補強以確保結構安全。

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,西螺大橋不僅是兩縣的共同記憶,更承載中部地區的歷史與文化,此次工程將全面提升結構安全與景觀品質,完工後可望成為兼具交通、觀光與文化功能的重要地標。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,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,長年扮演農產運輸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,亦是大甲媽祖及白沙屯媽祖遶境的必經之路,感謝中央與彰化縣政府共同推動本次修補強工程,期盼工程如期完工,帶動區域交通與觀光的永續發展。

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傅立祥表示,西螺大橋在早年是台1線的重要路段,後因溪州大橋通車而轉型為文化與觀光用途,此次補強工程不僅延續橋梁生命,更有助於保存珍貴的歷史資產,提升地方形象與發展潛力。雲林縣政府交工局長汪令堯補充,此次工程象徵兩縣跨域合作的成果,未來將持續監督施工進度與品質,確保安全與品質兼顧,讓西螺大橋以嶄新風貌重現歷史風華。

本次維修補強工程總經費約新臺幣2.31億元,其中交通部補助1.53億元、彰化縣政府自籌0.6億元、雲林縣政府分擔0.18億元。工程內容包括鋼構件局部補強修復、橋面伸縮縫修繕及外觀塗裝整新等項目,施工期約400日曆天,預計於115年12月完工。施工期間將全線封閉,提醒用路人改道台1線溪州大橋通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