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adio-content-banner
2024-01-25
當心視力小偷 出現這些病徵恐青光眼找上門

現代生活人們常投入各種工作與社交,卻忽略對視力的關注!「青光眼」雖不具傳染性也不危及生命,但它是一種可能漸進、導致失明的眼科疾病。

范小姐一年前診斷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,視神經退化併視野缺損,接受青光眼藥物治療,當時合併三高,配合內科醫師治療,穩定控制膽固醇、血糖、血壓,經過一年追蹤,目前青光眼保持穩定。另一名青光眼病患劉小姐,原本低血壓與心跳太慢,常手腳冰冷,為改善血液循環,聽從醫師有氧運動的建議,而投入馬拉松慢跑,按時點藥、規律作息,這五年青光眼控制穩定。 



臺中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王俊元表示,青光眼是失明的第二大主因,目前全球青光眼人口約有8000萬人,而在台灣青光眼患者約40萬人,相較過去十年約增加6成,青壯族群的比例更是逐年增加,顯示青光眼已非老年人專屬疾病。

王俊元解釋,青光眼是漸進性的視神經病變,伴隨有視野的缺損。正常人的眼壓在10到20毫米汞柱之間,青光眼造成視神經產生病變的可能是因為「高眼壓」產生壓迫,眼壓正常之民眾,但仍可能因血液循環等因素,讓視神經產生退化,稱為「正常眼壓性青光眼」。在台灣就有3分之1患者屬「正常眼壓性青光眼」,部分患者可能與低血壓或心跳太慢有關。另有研究指出,血中膽固醇太高,會影響到視神經的血液循環,是造成青光眼的危險因子。

王俊元提醒,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是一種慢性、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的疾病,超過35歲建議每年做一次詳細的眼睛檢查,若有高度近視或有青光眼家族史,更應提早到18歲接受青光眼檢查。青光眼患者應遵循醫囑接受治療、定期回診,與內科醫師配合,控制好內科疾病,並透過有氧運動、規律作息,可減緩青光眼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