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adio-content-banner
2025-03-17
5旬糖尿病男視力現警訊 醫: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

台中一名56歲張姓男子,因高壓工作及經常應酬,加上飲食不規律,40歲就被罹患第二型糖尿病,近十多年間持續接受血糖控制治療,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,近幾個月來逐漸感覺到雙眼視力變得模糊,尤其在夜間開車時畏光情況特別明顯,到眼鏡行重配眼鏡,視力也未得到改善,就醫檢查後發現為糖尿病引發白內障,接受白內障手術後,視力逐漸恢復清晰,重拾以往的自信和安全感。

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(大里仁愛醫院)眼科醫師何明芝指出,糖尿病和白內障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,長期高血糖會影響眼內組織的代謝,導致水晶體的結構變質和霧化,造成白內障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更容易引發水晶體混濁的情況,因此,糖尿病病人發生白內障的年齡往往比非糖尿病病人的年齡還要早。

何明芝表示,白內障對視力造成的影響是逐漸進展的,大多數病患視力透過手術都可以得到改善。白內障手術原理是將已經變質的水晶體清除,植入人工水晶體,使光線能夠正確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恢復視力。醫師表示,目前醫院採用微創超音波乳化手術技術,只需要極小的切口就可將混濁的水晶體分解並吸除,再植入人工水晶體,優點是切口小、術後傷口愈合較快、手術時間短,也比較不容易發生如傳統手術中的出血和感染等併發症。

何明芝指出,除了白內障外,糖尿病病人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高危險群。由於長期高血糖可能損害視網膜中的微小血管,導致滲出、出血,視力將受到極大影響,甚至有失明的可能性。所以糖尿病病人應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眼科檢查,及早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徵兆,並在需要時進行治療,如雷射或藥物注射等,以減少視力損害的風險。

何明芝強調,糖尿病病人雖然面臨更高的風險,但只要定期檢查和積極治療,仍然能夠維持良好的視覺健康。糖尿病患者在進行任何眼科手術前,必須特別注意血糖控制,確保在穩定血糖狀態下接受手術。這不僅有助於減少術中的併發症風險,也能促進術後復原。病人在術後仍需密集追蹤和定期檢查,確保能夠維持手術效果,並預防糖尿病造成其他的眼部問題。

記者張益誌/台中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