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adio-content-banner
2025-10-14
新型皮下注射藥物問世 重度血友病患者翻轉人生

血友病治療現曙光!一名罹患全台罕見、發生率僅約五萬分之一的B型重度血友病患者傅先生,因體內產生抗體使常規治療無效,長年飽受自發性出血與嚴重併發症折磨,包括消化道大出血、兩次腦出血與拔牙後出血,甚至一度出現休克、癲癇,多次命懸一線。然而,自去年起他成為全台首位接受健保給付「新型再平衡藥物」的病友後,已連續一年多達成「零出血」,成功擺脫過去動輒住院的陰影。
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病中心主任翁德甫表示,血友病是一種因凝血因子缺乏而造成的遺傳性出血疾病,常見症狀包括容易瘀青、關節腫脹疼痛及傷口癒合緩慢。血友病分為A型與B型,B型約佔兩成患者,其中僅3%至5%會產生抗體,但一旦出現,常伴隨劇烈過敏反應,使治療選項受限、風險大幅提升。

他指出,傅先生正是台灣極罕的B型重度血友病合併抗體與過敏的患者,童年起無法補充第九凝血因子,只能依靠短效、昂貴且需頻繁施打的繞徑藥物維持生命。儘管有健保支持,他仍不斷面臨自發性出血危機,最終因長期關節受損而需以輪椅代步。

治療關鍵在去年九月出現,中山附醫團隊引進國際創新療法「新型再平衡藥物」,並成功爭取納入健保給付,大幅減輕患者負擔。

翁德甫說明,該藥物採皮下注射方式,操作模式與糖尿病胰島素筆針相似,患者可在家每日自行施打。治療後,傅先生不再發生自發性出血,甚至拔牙手術時僅需少量輔助止血藥即可安全完成,過去「輕微碰撞就住院」的情況已成過去式。

醫療團隊指出,此案例證明新型治療在合併抗體的高風險血友病患者中具高度效益,不僅改善病情,更提升生活品質與自主性,象徵血友病治療邁入全新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