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radio-content-banner
2022-10-24
停經後更年期提早到來 這些方法預防更年期早發

50歲的王小姐自停經後,經常覺得全身懶洋洋、熱潮紅、盜汗、失眠、睡眠品質不佳及頻尿,甚至半夜身體感到一陣躁熱,讓她瞬間醒來,並失去耐心、情緒起伏變大,像換了一個人似的。經婦產科醫師評估後,讓王小姐了解與更年期有關,在醫護人員建議下,透過運動與家人陪伴,漸漸調適更年期造成的身心變化。

南投縣草屯鎮衛生所主任簡宏謀解釋,「更年期」是指女性年齡漸長,一般大約在45到55歲左右因人而異,卵巢功能逐漸減退,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,造成月經經期從開始不規則至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,這段停經前後過渡期,就是所謂的「更年期」。

根據統計約有三成左右婦女會產生更年期不適的身心症狀,在生理方面:發熱、潮紅、盜汗、虛弱、暈眩、胸悶、心悸、陰道乾澀、性交疼痛、頻尿、尿失禁及骨質流失等症狀;在心理方面:焦慮、煩躁、失眠、恐慌、心情低落及記憶力衰退等現象。

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指出,近幾年因生活與工作壓力大、飲食不正常,再加上吃了太多人工食品,愈來愈多的女性在40歲左右,就開始出現更年期前的症狀,甚至少數女性在沒有家族遺傳影響情況下,不到40歲就已出現盜汗、潮紅、月經異常等早發性更年期症狀,或是停經,造成女性朋友的擔心及困擾。

簡宏謀表示,正常的飲食及作息能預防更年期提早發生,並配合定期運動,外食者應以清淡少油為挑選的原則,減肥者應注意標準體重及減重速度,不要過度服藥或不正常節食。有抽菸習慣者減少抽煙的量,甚至戒煙,有助於減少皮膚老化。擬定運動計畫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確實執行,生活高壓族群則要讓自己有休閒及放空時間,放鬆長期緊繃的神經。

陳南松呼籲,女性停經後骨質流失的速度加快,亦是導致骨質疏鬆症、骨折因素,而腰圍超標、體重過重及肥胖更是影響更年期後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,需要特別注意。平時養成規律運動、健康飲食及增加鈣質食物攝取,若真不舒服,可先與家醫科、婦科醫師討論,也可多加利用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,45歲以上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,以及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、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成人預防保健等多項服務照顧好自己身心靈。